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来宾: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受王时海会长的邀请,参加我们庐江商会的本次会员大会,并能够在这里同诸位商界精英们就我们马鞍山市新的一年所要面临的经济形势进行交流。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们马鞍山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是我们围绕“项目突破”,重点实施工业倍增、生态市创建、文化旅游三个行动计划的奋进一年;是我们沉着应对挑战,攻坚克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7.4亿元,增长9.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11.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5亿元,增长1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亿元,增长13.3%;城市及农村两项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1%和12%。在经济总体下行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市方方面面社会各界的力量,离不开庐江商会企业家们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马鞍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庐江在马投资创业、为马鞍山市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家们和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一、经济进入新常态
2015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多数专家认为其具有四大特征:(这四个特征可与后文九个特征任挑一种阐述)
——中高速
从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
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4%左右的“中速挡”,而中国经济有望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一段时间。
——优结构
从结构层面看,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动力
从动力层面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降至12.2%,2014仅为3.3%。制造业的持续艰难表明,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多挑战
从风险层面看,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有时一个点的爆发也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今后经济领域中“新常态”的九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
,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例:70年代结婚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80年代结婚三大件:冰箱、电视、洗衣机;90年代结婚三大件:空调、音响 、录影机;21世纪结婚三大件,房子,车子,票子。一阵子家电排浪式的都来了,浪打过来之后,家电市场基本饱和了,接下来排浪式的消费汽车,而现在则是信息消费,比如手机。这些产品排浪式消费结束后,基本上就是升级换代了。现在大家的消费观念在追求个性,比如说文化、艺术、旅游、健康、咨询等。第二个特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比如芜湖2012年上线的“三只松鼠”,在淘宝天猫坚果行业跃居第一名,花茶行业跃居前十名,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史上的奇迹;第三个特点,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比如说2014年12月17日,微软宣布将在春节前关闭位于北京及东莞的诺基亚手机工厂,部分设备被转移到越南河内工厂。这是因为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失去,但同时,国内的企业也逐渐走出国门,比如说联想集团几年来陆续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日本nec公司,德国medion公司,2014年10月,又以23亿美元和29.1亿美元分别收购了IBM低端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100%的股权。第四个特点,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第五个特点,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苹果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没有一个零部件是自己生产,依靠着对产品的外观、性能和软件设计,14年底,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第六个特点,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第七个特点,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第八个特点,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第九个特点,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二、经济政策新动向
在此背景下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将体现出以下七大特色:一是从逻辑结构上看,更加关注顶层设计。二是从调控方向上看,更加强调精准性。三是从政策力度上看,更加重视微刺激。四是从时间的把握上,更加注重择机性。五是从主导作用上,更加依靠市场力量。六是从政策落实上,更加注意保障民生。七是从促进经济平衡上,更加注重双向调节。
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 “喷灌”、“滴灌”,比如说:人行决定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通俗点说降准意味着银行将有更多的钱投放贷款市场,将对实体经济起到支持作用,专家预计年内有望出台更多宽松措施。
三、我市发展新机遇
虽然当前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但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一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国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安徽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马鞍山承东启西,横跨长江,毗邻南京、合肥两个长三角副中心城市,5 条过江通道被列入战略规划,可以说,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是我市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将于与皖江示范区、皖南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有机融合、同频共振,带来巨大的政策叠加效应。14年12月26日郑蒲港一期开港运行,我们可以依托优质的港口岸线资源,集中精力做好口岸开放、综合保税区申创、专业进口指定口岸申报等工作,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加快与港口经济相配套的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建设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努力从“因钢立市”走向“以港兴市”。
二是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机遇。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当前阶段的重要政策,必将发挥重要的拉动内需作用,在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产城融合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时期,要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机遇,聚拢人口,发展县域经济,实现“产城一体”,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三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机遇。我市毗邻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立足中部、承东启西,随着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机遇已经来临,加快高铁、高速、城际轨道交通、公路、水运的建设,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构筑城际交通、城市交通与市域交通有机衔接、高效运转、联接四方、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形成内通外畅的全域马鞍山大交通格局。
四是我们自身发展积累的机遇。近年来,我们抢抓机遇, 做规划、打基础,拉框架、建平台,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五是工业4.0时代到来的机遇。基于虚实融合的工业4.0时代,为我们实体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建立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让市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更加科学和富有效率,也将给现在的市场经济带来一次全面洗牌的机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四、2015年发展新举措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重点发展“3+3”产业,重点发展钢铁、装备及汽车制造、轻化及食品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扶持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绿色装饰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2000家。 为实现这个计划,马鞍山市将不断增加工业投资,2014-2017年,全市累计工业投资3000亿元以上,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500亿元以上;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用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10亿元政府产业投资资金,其中首期资金不少于5亿元。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抢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机遇,着力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的运动健康休闲中心。以“运动、健康、休闲”为主题,以“积极、阳光、快乐”为主基调,积极发挥文旅集团作用,深入挖掘文旅内涵,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含山县运漕古镇、太白岛、滨江休闲旅游、博望多彩世界等十大文旅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壮大文旅产业。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生态市创建。主要目标是2 个“三年”,前三年是建成省级生态市,后三年是建成国家级生态市。重点实施十大生态建设项目,突出污染防控,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实施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节能评估与审查工作,确保实现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控制目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坚持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按照建、养、运、管并重的工作思路,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进口指定口岸,力争综合保税区和口岸扩大开放早日获批,着力打造高效、便捷通关环境,以郑蒲港新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整合港口岸线资源,有序推进开发建设,培育壮大临港物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临港产业,努力把马鞍山口岸经济区建成外向型临港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努力促进消费扩大升级。在落实商业网点规划,加快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建设,继续抓好传统消费业态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消费热点,促进信息消费。加快“电商换市”步伐,促进传统商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探索推进跨境电商。不断培育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家政、医疗、健康等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假日经济、会展经济。
2015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有能力、有信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一江两岸奋进克难,保持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增长,建设马鞍山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衷心希望庐江商会“服务会员、服务马鞍山、服务庐江”,团结广大会员,构建发展平台,为马鞍山和庐江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兴旺!
谢谢大家。